朊病毒病的起源
散发型(自发地开始,没有已知的原因)
通过基因遗传(家族性)
通过传染性的传播
散发型朊病毒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全球每年的发病率约为每百万人中的1至2例(1)。朊病毒Sc最初是如何形成的仍然是未知的。
家族型朊病毒病是由20号染色体短臂中的PrP基因(PRNP基因)缺陷引起的。导致朊病毒疾病的基因突变几乎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即,当它们只从父母一方遗传时会引起疾病。 不过,外显率是可变的;也就是说这取决于突变的类型,不同比例的突变携带者终生都有疾病的临床体征。
存在超过 50 种突变。不同的基因缺陷会导致不同类型的朊病毒病,包括
克雅病(CJD)
格-斯-施综合征(GSS)
具有 CJD 和 GSS 混合特征的疾病
在临床和病理上与其他朊病毒疾病不同的疾病,例如与腹泻相关的朊病毒病和自主神经病变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 (FFI)
迄今为止,研究人员只发现了一种导致FFI的突变,FFI是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的标志基因。
PRNP基因突变改变了PrPC的氨基酸序列, 使其发生错误折叠,成为PrPSc。特殊密码子(核苷酸序列是基因的基石)的轻微改变可能决定主要的症状和疾病的进展速度(2)。
具有传染性的朊病毒病 是罕见的。它们可以被传播:
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医源性地,经器官和组织移植、使用受污染的神经外科手术器械,或罕见地经输血(如变异性克雅病)传播,或经同类相食传播(如库鲁病)
动物与人之间的传播:通过食用受污染的牛肉(如vCJD)
尚未发现朊病毒病在人与人的日常接触中传播。
朊病毒疾病发生在许多哺乳动物中(例如,水貂、麋鹿、鹿、猫、山羊、骆驼以及家养的绵羊和牛),并且可以通过食物链在不同物种之间传播。然而,在人食用了有牛海绵状脑病(BSE,即疯牛病)的牛的牛肉后,也只有vCJD被发现能从动物传染给人类。
在美国大多数州、加拿大、韩国、挪威、芬兰和瑞典(3),人们担心慢性消耗性疾病(CWD)(麋鹿和鹿的朊病毒病)可能会传染给狩猎、屠宰或食用受感染动物的人。实验证据表明,CWD可能从动物传播给人类,最近的数据表明,当CWD在动物之间传播多次(可能在野外发生[4]) 或当CWD菌株发生变化时,物种之间的屏障可能会减弱,这可能会使CWD更有可能传播给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