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贷天眼

曾几何时,江湖有言称“南有陆金服,北有易通贷”。如今,落花流水,风雨数载,只剩唏嘘一片。

近期,北京市海淀公安分局的一则官微通报,再次让易通贷成为关注的对象。

根据海淀分局的通报内容显示,今年2月,海淀分局对易通贷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侦查,经过前期大量调查取证工作,于4月16日对易通贷平台法人、实控人王某等26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随着易通贷的立案、实控人的被捕,这背后又有怎样深层次的原因?或许通过易通贷的股权架构、业绩情况、法律纠纷以及“套路”投资人等方面的探究,我们能得到一些答案。

一、易通贷实控人王岩及其控制的“君石系”循环持股

1.起底“君石系” 何为“君石系”?

根据天眼查公开信息显示,易通贷的股东分别为实际控制人王岩和北京君石久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君石久正”)。其中,王岩认缴出资额为10500万元,占股70%;君石久正出资4500万元,占有30%的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易通贷的股东之一为君石久正,君石久正的唯一股东为君石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君石控股”)。而君石控股的股东又再次显示为自然人王岩持股70%,君石久正持股30%。

更令人有所不解的是,根据海淀分局通报内容显示易通贷是在今年2月被立案侦查,而在今年1月至3月间,君石控股共进行了2次股东变更,在此节点股东频繁变更,背后的用意耐人寻味。

天眼查变更记录显示,1月9日,君石控股的自然人股东、前易通贷监事马敏退出股东行列,新增国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3月19日,新增股东仅70天的国联资产宣布退出,同时新增股东君石久正。换句话说,王岩通过其下控股的公司循环持股,掌控着整个“君石系”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君石控股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立足于互联网金融行业,以新金融产业为主要投资方向的控股型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互联网借贷、第三方支付、股权众筹、移动理财等金融服务。

根据网贷天眼了解,君石控股拥有包括易通贷、宜定投等在内多家P2P网贷平台,除了易通贷被立案外,宜定投也在今年1月暂停运营。此外,君石控股旗下还有主营虚拟币交易及查询的元币网、互联网金融贷款搜索平台搜贷网等。目前,上述多家平台的网站均无法打开。

2.“神秘”实控人

除了循环持股外,易通贷的实控人,也是诸多“君石系”股东的王岩也颇具“神秘”色彩。

目前易通贷官网已无法查看高管信息,根据网上公开信息显示,实控人王岩先后取得过北京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硕士学位。曾在财政部、科研院所、投行等任职,履历丰富。

但在对外公开中,关于王岩的介绍屈指可数。相反,易通贷的CEO康文则较多的见诸于媒体的报道中。

此前,业内也有传言称,易通贷官网介绍的高管均属于”傀儡”,CEO与首席风控官日常除了出席一些互金领域的论坛、峰会等对外输出公司品牌活动外,对公司实质业务并未接触过,也无公司任何股份。

康文在今年1月底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在2017年初就已经完全不管了,直到去年9月份才被调回来。”康文明确表示“我只是职业经理人,老板是主导,我只是负责协助”。而康文口中的“老板”,正是易通贷的大股东、法人及实控人王岩。

多年以来,易通贷运营、宣发均由康文负责,王岩几乎没有出现在与易通贷相关的公众场合中,但一直在幕后操控,这也是王岩被业界认为“低调”的原因。

二、背景显赫,曾“搭上”多位互金大咖云集的聚秀资本

根据天眼查公开资料显示,王岩的“君石系”公司还对外投资了多家公司。以君石久正为例,一共对外投资了11家公司,涉及诸多互联网金融业务。

特别说明的是,在这11家公司中,杭州君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值得关注。

资料显示,君秀投资的股东除了“君石系”外,还有杭州聚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秀资本”)。在聚秀资本官网显示的管理团队的中,除了创始人刘超外,在投资委员会中,还出现了德弘资产管理公司创始人陈宇(江南愤青)、挖财董事长兼CEO李治国、九鼎投资总裁黄晓捷等人。而刘超除了是聚秀联合的创始人外,同时还是江南1535的合伙人。

(聚秀资本官网显示的投资委员会成员名单)

成立于2014年的江南1535,创始人为陈宇,当初在网上发起了众筹项目,当时第一笔“投资”来自一位小贩,他把自己当天的全部收入1535元拿了出来。于是,陈宇为茶馆起名“1535”,这个金额也成了一个标准,只要支付1535元,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茶馆的股东。仅一年,茶馆就拥有了7000多位投资人,筹集资金800余万元。而江南1535茶馆的股东里更是大咖云集,包括诸多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知名人士。

“江南1535”已累计投资超过300家项目,累计服务入驻项目50多个,涵盖了众筹、P2P、区块链、大数据等方面,为企业提供资金、战略、技术、圈层、财务行政等方面的支持。

三、连续多年出现亏损,3月金额逾期率高达153.65%

如果没有出现兑付危机,如果没有被立案,今年将是易通贷上线的第7个年头。

易通贷成立于2011年,平台于2013年2月正式上线,注册资金1.5亿元。主要采用抵押担保的方式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短期贷款。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31日,平台累计借贷金额为300.25亿元,借贷余额为30.33亿元,逾期金额为7.03亿元,逾期90天以上金额为7778.48万元。

根据此前《中国经营报》报道显示,早在2017年末,易通贷财报显示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亏损。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从2016年同期的3070.9174万元增加至2017年年末的3656.4152万元。但增收不增利,全年亏损较2016年扩大,2017年亏损从9302万元扩大至9858万元。截至2017年年末,易通贷期末总资产、总负债分别为1816.0939万元和13030.2724万元,对应所有者权益为-11214.1785万元,已经明显出现“资不抵债”的状况。

与此同时,通过梳理易通贷的底层资产可以看出,平台主要以北京地区的房产抵押标为主,借款金额多在百万以上,存在大额借款以及拆标发售等情况,而对于平台信息披露则停留在2018年10月。

此外,网贷天眼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信披系统中查询后发现,易通贷3月的逾期金额为174287.63万元,逾期笔数为33390笔,项目逾期率为163.24%,金额逾期率高达153.65%。

四、深陷多起法律诉讼,“难回款”是投诉主因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也存在多起关于易通贷的法律诉讼。网贷天眼在查看了这些诉讼案后发现,易通贷因金融借款合同存疑而屡遭起诉。

家住河北的邱先生去年8月因借款合同纠纷起诉易通贷。作为出借人,邱先生在2015年间先后在易通贷平台投了约41.17万元。前期一直可以按期提现,但到了2018年8月,邱先生发现不能提现并已无法联系到易通贷。经过审理,法院于去年12月27日作出一审判决,判定易通贷应支付邱先生账户内可提现额度约13.7万元,并按照规定的同期贷款利率的1.3倍给付违约金。

除此之外,在21聚投诉上也存在大量关于易通贷提现不到账、难以回款的投诉。究其原因,与易通贷去年8月深陷兑付危机、底层资产坏账率较高、逾期严重等具有直接关系。

(21聚投诉上关于易通贷的投诉情况)

五、兑付方案难实现,“忽悠”投资人

去年8月,易通贷在其官网发布了《关于易通贷近期经营情况的说明》,表示在2018年12月26日回复正常的提现工作。但到了12月26日,投资人并没有等到约定的兑付提现,而只有一纸的“分期代偿及收购协议书。”

根据分期代购书内容显示,易通贷将分36期兑付,每期兑付出借本金的3%。此前有投资人曾在网贷天眼社区发帖表示“易通贷不仅不能如约提现,兑付方案也不对外公布,要求出借人带着协议,一对一的谈。”同时,兑付方案还不让带走,并要求立刻签,方案签署后,平台账户注销。

对此,不少投资人认为,易通贷的兑付协议完全是“忽悠”行为,践踏了投资人的信任。一位投资人甚至愤怒的表示“我原本以为至少能兑付一部分,想不到平台这么无赖,完全没有考虑出借人的权益。”

另一位投资人也曾在今年1月发帖表示,易通贷一直毫无诚意,猫腻横行,毫不作为。“由于沟通渠道受阻,几个月以来,实控人王岩从未露面,CEO康文推卸责任、敷衍了事,也导致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这位投资人无奈的感慨道,“易通贷只定期给北京、上海、等几个城市的部分大户代表开过现场见面会,却从未对外公开其具体内容,而对众多出借者却一直置之不理,拒绝做出任何合理解释。又由于提现顺序不敢透明、不公平,搞现场登记制度,才能提现,迫使全国各地的出借者被迫多次亲临其北京公司现场登记,住宿在现场十余天。客服态度极为蛮横,承诺屡次不兑付,许多人均被戏弄过多次,无奈而返,不仅浪费了大量钱财、时间和精力,也严重影响了大家正常的家庭生活、工作及社会的稳定。”

今年1月,易通贷再发公告承诺将在2019年6月30日前完成50%出借人的兑付。1月25日,易通贷发布兑付方案(征求意见稿),将以实物、权益及现金三种方式进行兑付,预计在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兑付。

4月8日,易通贷发布了《至易家人的一封信》,承诺在3年内完成兑付,并计划在4月30日前完成不少于1000万元的第二次现金兑付,在6月底前完成不少于5000万元的现金兑付。

然而还没等到完成第二次现金兑付的消息,包括实控人王岩在内的26名犯罪嫌疑人却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有投资人愤怒表示“易通贷一次又一次的言而无信,已让我们伤透了心。不再寄希望于所谓的兑付,期待公检法正义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