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这些积累得足够多了,我们才会想着蜕变,变得无坚不摧起来。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有一本名叫《被讨厌的勇气》的书,他在书里谈到过自己的一位朋友。
这位朋友很喜欢写小说,但因为害怕别人的否定而迟迟不敢动手,每次别人问他为什么还不开始的时候,他总会找很多借口,要么说最近很忙,一直没时间,要么说被别的事耽搁了,总之,他总有借口。
可实际上,他并非真的没有时间,他只是没有勇气。他害怕自己的小说写出来,不被大家喜欢,这样的结果对于他来说,打击是巨大的。
他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了,以至于还没开始,就想着最坏的那个结果。一般情况下,这种人骨子里是自卑的,越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越是活得殚精竭虑,战战兢兢。
因为他将自己的人生,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以至于失去了主导权,活得处处被动。
阿德勒在书中写道:“追求别人的认同,这是本能,人屈从这种本能,所以无法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所以真正的自由,是有被讨厌的勇气。”
诚然,我们无法脱离于社会这个集体而独自存在,既然注定要被卷入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这张大网中,我们都会本能地渴望他人的认同。
这是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也是很多人信心的来源。
但是,如果太过在于别人的认同,而让自己进入一个极端,那么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久而久之,你会连自我都失去,整个人生都在围着他人转,完全不再为自己而活。
一:渴望被人喜欢是本能,不屈服于这种本能是强大
很多人之所以苦恼,追根究底是因为人际关系,我们会因为别人的否定而伤心,会因为别人的不喜欢而自我否定。
但仔细想想,你人生的价值到底是谁决定的?如果你将他人的认同当作人生的重心,那么,你跟一具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为了成为自己,如果总按照别人的标准去生活,也就失去了自我,这样被动的人生,是不值得过得。
渴望被人喜欢是一种本能,不屈服于这种本能则是一种真正的强大。只有发自内心地认可自己,肯定自己,才不会因为他人的看法,而让自己活得拧巴。
二:如果有人不喜欢你,那就果断放手吧
我见过很多人,因为别人的不喜欢而耿耿于怀,他们活得没有自我,而且极其不自信,似乎活着只是为了取悦或讨好一个人。
但当你被伤害了,被辜负了,才会彻底明白,没有人值得我们如此作践自己,也不应该为了不值得的人和事而伤心,这不是深情,这是愚蠢。
有人喜欢你,就会有人不喜欢你,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人跟人之间毕竟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喜好和标准,我们越是迎合,越是让自己变得廉价,从而更加被看轻。
如果有人不喜欢你,那就果断放手吧,潇洒地跟他说一声:我活着,也不是为了讨你喜欢,你是不是喜欢我,那是你的事,我如何做我自己,那是我的事。
三:做好自己,便是人生最好的光景
在一篇名叫《生命里,总会有一朵祥云为你缭绕》的散文里,莫言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这个世界最冒傻气的事,就是跑到不喜欢的人那里去问为什么。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了,没有为什么,就像一阵风刮过,你要做的是,拍拍身上的灰尘,一转身沉静走开,然后把这个不喜欢自己的人寂然忘掉。”
是啊,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可以没有理由的,我们不必追根究底,非得找一个原因。就算原因找到了,你去改正了,那又怎样呢?
对方不会因此而高看你一眼,反而会因为你太过卑微,而更加看不起你。
好的关系一定是彼此平等的,友情也好,爱情也罢,都是一样的道理。但凡需要你牺牲自我去费心维系的,都是失衡的,甚至是畸形的。
只有及时跟这些不健康的关系告别,才能还自己清净,过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从容。
别人都有人做了,我们只需要做自己即可,不要害怕不被人喜欢,我们活着本身就不是为了讨任何人喜欢,就算有,也只能是自己。
愿我们都有被讨厌的勇气,愿我们都能在余生的时光里,自信、优雅、从容地做自己。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